專欄連載Column

2025-02-06

第62堂 不訓練瞬間集中力的球員沒戲

不管你的高爾夫差點是多少,玩高爾夫是心理的運動,陣亡在前往巡迴賽路上的傢伙,是因為他們都忘了最最重要的一堂課。

 

江湖險惡,沒混過江湖的人不知道水有多深。每年新春依始,就會看到一票又一票的年輕小伙子躍躍欲試想投入巡迴賽戰場,球技、體能、球具好像都準備萬全,但巡迴賽組織方公佈的數據,有99.99%的傢伙陣亡在前往巡迴賽的路上,因為他們都忘了最最重要的一堂課。

不管你的高爾夫差點是多少,玩高爾夫是心理的運動,心理狀態不好,腦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,沒頭沒腦的球員,注定最後的結局。最近的研究對象是身高一七五公分的美國女子選手尹安琪Angel Yin,業餘時期非常優秀,一副虎背熊腰好體格,揮桿有距離,短切長推也都好的要命,最後就是短距離推桿,非壓力狀態下還好,一到緊要關頭,怎麼推都覺得洞很小,這也說明尹安琪入行職業巡迴賽八年,三十一次前十,卻只有一個冠軍的原因。

看了尹安琪的比賽狀態,我說了一句重話,沒經過瞬間集中力訓練的選手,最後一定沒戲。我不是開玩笑,也沒有危言聳聽,因為心理狀態不佳的人,等同於沒頭沒腦,也決定了一切。沒經過瞬間集中力訓練的傢伙一定不如訓練過的選手。

身高同樣是一百七十五公分的科林森川是個正向例子,他的體型平凡, 加入PGA巡迴賽六年,共贏得八千萬美金的獎賞,森川的教練說, 森川的優秀不是因為他的技術,不是他的體能,也不是他的球具比別人好,而是他的瞬間集中力,他的腦子明顯優於他人。

我長期研究致勝心理訓練,經常會被人說是搞曲高和寡的玩意,也有國家級教練說心理是無形的東西,多數人都不願意花錢、花時間去學習,不過海濱也有逐臭之夫,懂行的人會不遠千里來找我進行致勝心理訓練,我的學生裡面,各國選手都有,唯獨台灣球員最少。

最近,有位父親帶著青少年球員從台中北上找我上心理訓練課,短短的九十分鐘,針對這位青少年球員的問題,訓練內容如下:
①專注力訓練腦環的腦科學背景
②專注力訓練腦環的測試
③高爾夫專注力訓練的原理
④不同球員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模式
⑤心理訓練如何幫助球員比賽表現
⑥如何進行不同段位的比賽環境心理訓練
⑦如何在家中進行高爾夫瞬間集中力訓練
⑧如何在技術教學中導入專注力的訓練

這位青少年球員的差點十二,如果他能學習吸收致勝心理訓練的精髓,快速進入單差點是指日可待的事。祝他在比賽時好運!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